RELATEED CONSULTING
相关咨询
选择下列产品马上在线沟通
服务时间:9:30-18:00
你可能遇到了下面的问题
关闭右侧工具栏
李斌:对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是蔚来厚积薄发
  • 作者:
  • 发表时间:2024-05-31 18:50
  • 来源:

汽车信息网4月30日讯 “小米入场对蔚来没什么压力,虽然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超过了50%,但是纯电的渗透率还是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做纯电的进来。同时蔚来过去在研发上面两年投入了242亿多元人民币,研发方面的投入肯定能转化为今天的竞争力,市场会感受到蔚来在技术、基础设施、服务体系方面投入的后劲。”

面对小米汽车的强势入场以及不断的价格战,在谈到现在的竞争环境时,蔚来品牌需要补足的短板时,李斌从容的表示。

在2024北京车展上,蔚来携旗下8款2024款车型亮相,并上市了高端智能纯电行政轿车——2024款ET7,起售价42.8万元,将于4月30日开启交付。在本届车展中,我们受邀参加蔚来汽车高层群访,与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和蔚来联合创始人秦力洪展开了深入交流,他们对蔚来品牌的规划以及如何制胜汽车市场下半场进行了详尽解读。

ET7攻入BBA堡垒市场

作为蔚来旗下首款轿车,ET7在2021年1月举行的“NIO DAY 2020”上正式发布,并在2022年3月38日开启交付。在过去的两年一个月,蔚来ET7累计交付3万辆,这个数字虽然微不足道,但已在国内4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市场销量排行榜中位居第一。

特别是在江浙沪市场,从去年9月份开始,蔚来的销量已经超过了BBA的同样价格油车的销量,去年9月份开始就超越了,一直保持到现在,这已经是中国品牌在高端行政轿车领域的一大突破。

秦力洪对于ET7的使命也是给予了很高的期待,ET7是在欧美高端品牌最核心、最堡垒的市场,通过产品力和服务正面攻坚。“这是一个特别难的市场。对蔚来来说,销量不重要,希望在行政轿车市场有它的一席之地。”秦力洪称,行政轿车是特别考验产品服务、品牌综合要素的一个细分市场。

从纯电和油车的角度看,蔚来在3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份额非常稳定,在40%以上,每卖一台30万以上的高端纯电40%是蔚来的车,说明蔚来在市场份额方面非常稳定。蔚来接下来要做的任务就是争取把份额提上去,随着油转电的进程一步步实现对BBA产品的替代。

李斌表示,中国的汽车品牌在高端行政市场突破一直都没有达到大家的期待,其实很核心的原因还是对用户需求的理解,这个需求的理解看起来挺容易,其实还挺难的,学习的过程比我们想象的要长一些,学习的代价也比我们想象的大一些。

所以经过升级后的ET7行政版的后排座椅,得到“史诗”级加强,其采用“飞航行政座椅”,10层结构设计,支持包括头枕、前后、靠背、坐垫等部位在内共14向电动调节。靠背角度可以从标准位置27°至37°之间进行调节。与此同时,后排座椅还配备“热石按摩”功能,标配3气袋背部支撑结构,共有5种按摩模式,还可分区开启通风与加热功能。并且后排还可选装左右两块NIO Link全景互联行政屏,舒适性与智能属性进一步加强,这是其面对56E的底气。

李斌也是非常希望ET7能够更好的抢占高端行政轿车市场,其表示,蔚来在高端市场领域,一直是给中国汽车产业拓路,从最早ES8,均价40多万,以前中国品牌不敢进入这个市场,现在ET7进入到BBA最核心的行政用车的市场,三万销量是历史累积第一,说明以前这个难度非常大,也希望可以把以前56E的市场格局变成567E。

蔚来的护城河很深

华为与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的入场,不仅带来了全新的产品,也带来了许多新技术与营销新玩法,对于传统汽车企业和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也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华为体系竞争力很强、小米的流量非常高,但最后还是要回归商业的品质——产品用户喜欢、服务用户买单,我们对自己的方向和核心竞争力非常有信心。”李斌称,从成立到现在,蔚来在方向上没怎么变过,公司一致认为产品技术、服务、社区是公司的三个核心支柱,也是蔚来面对未来竞争的“护城河”。

此次北京车展蔚来12项全栈技术布局首次完整亮相,包括芯片和车载智能硬件、电池系统、电驱及高压系统、车辆工程、整车全域操作系统等技术;同时蔚来第四代换电站及640kW全液冷超快充桩也正式亮相,截至4月25日,蔚来已在全国布局2,404座换电站,高速换电站达到790座;其用户社区群体更是已接近50万。

从创立之初,蔚来坚持正向开发和核心技术自研,在研发和团队建设上持续加强投入,保持技术领先。蔚来在研发领域的投入已超过430亿元,是新势力中研发投入最多的企业;截至2024年3月底,蔚来全球申请中及已授权专利总数约8700件,远超其他新势力品牌。

李斌认为,24-25年已经进入淘汰赛,但是汽车行业不会是赢者通吃,还是会留下很多公司。到2035年全球前十大集团有一半是中国企业,而在国内,李斌认为10年后还会有10-15家活得还不错,大概十几个集团,二三十个品牌。“最后胜出的一定是真正有体系竞争力的公司,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服务领先,同时运营效率也领先”。李斌最后总结道。